077500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2-28 18:25
   点击次数


077500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 掌握本学科内有关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门知识,具有必要的实验技能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年半。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设置以下5个研究方向:

1. 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

2.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技术

4.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5. 石油信息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补修课和实践环节,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

1. 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9学分。

2. 非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

3. 补修课: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相关本科专业主干课程2-3门。随本科生修读考核,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4. 实践环节: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 基本要求

1)硕士研究生应首先在导师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从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定稿送审评阅前止)不少于一年。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为保证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文章应以金莎娱乐app官方网站为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其导师排序第1,硕士研究生排序第2

2. 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四学期的41日前完成开题,不能按期开题的将延迟毕业时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研究生查阅不少于5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20篇),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报告。开题报告由专家小组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不能通过者,专家小组给出意见,包括重新开题、改题、终止学位论文工作等。开题报告情况经学院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院金莎娱乐app官方网站录井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管理登陆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